三四中文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章 苏老泉绝不是一个瓤茬儿(第1页)

庆历七年,十二岁的苏轼正在所住的纱縠寓所空地上,和一群少年玩掘地的游戏。

此刻,他突然从土里翻出一块奇异的石头,形状像鱼,外表色温润晶莹,呈现浅绿色,里外都点缀着细小的银星,击打它就发出铿锵的声音。

试着拿它当砚使,此石很容易发墨,只是没有储水的地方。先父说:“这是一方天砚啊!具有砚的品质,就是形状不太完整罢了。”

于是把它还给小苏轼,说:“这是你文章发达的祥瑞之兆。”

苏轼十分珍爱地使用它,并在上面刻上铭文说:“一旦接受了上天的造就,就永远不再改变初衷。或以品德为高,或要保全形体。如果两者都有,那我取法什么?仰人鼻息跪人脚下吗?这样的人世间有很多。”

父亲苏洵有一天读到当时文坛大家欧阳修的《谢宣召赴学士院仍谢对衣并马表》时,让苏轼也仿作一篇,当看到苏轼文中有两句话“匪伊垂之带有馀,非敢后也马不进”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贵族们并不是故意让丝带垂下,丝带本身长度有余;孟子在大军溃败的时候主动殿后,却说不是自己多有担当,而是说马跑不快)时,苏洵非常喜欢,并希望苏轼有朝一日能够用在自己身上,这样的举动充分表达了苏老泉同志对儿子的殷切希望。

苏轼十二岁,也就是这一年,他的二姐病逝了。

次年,也就是庆历八年的二月早春,爷爷被安葬与眉山安道里苏家的祖坟之侧。父亲苏洵开始居丧眉山,此刻足不出户,开始了亲自教育自己的两个儿子。

父亲几年来方外游历的奇闻趣事,也给苏轼兄弟幼小的心灵打开了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门。当听到父亲称赞郑国公富弼出使辽国的功绩时,苏轼还会津津有味地与父亲探讨庆历二年郑国公的使北之事。

富弼,字彦国。河南(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北宋名相、文学家。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富弼举茂才异等,历授将作监丞、直集贤院、知谏院等职。庆历二年(1042年),奉命出使辽国时,以增加岁币为条件,据理力争,拒绝割地要求。任枢密副使时,与范仲淹等共同推行庆历新政。新政失败后,出知郓州、青州等地。任内救助数十万灾民。富弼多次出使辽国,对西夏情形也十分关注。他利用自己对宋、辽、西夏三国关系的透彻了解,助宋朝撬开辽夏同盟,使宋、辽、西夏三足鼎立的格局逐渐稳定。宋仁宗在位时,宋、辽关系又趋紧张,辽国屯兵北境,要求遣使谈判,划地与辽。当时北宋朝臣上下因敌情叵测,无人敢担使者之任。面对主忧臣辱,富弼挺身而出,两度出使辽国。在谈判中,他从各方面陈述了双方的利害关系,不卑不亢,仁而有威,致使辽兴宗自知理亏,遂息兵宁事。使南北之民数十年不见战事,天下称善。

《元城语录》的作者马永卿说,他的老师刘安世曾经与苏轼一同从海南北归,两船相衔,未尝能有三天未见的,就曾听过苏轼说起他与七弟陪父亲读郑国公的《使北语录》的事情。苏轼说过,郑国公力劝虏主不要出兵,主要是一旦出兵,臣下得官加封,而深受其害的却是国家,凡是鼓动出兵的人,大都是为了自己的一己之利,而并非是为了国家利益。

苏老泉听了就很高兴,说读书人都能这样去领会那才叫做学问,不然就只能是做腐儒了。马永卿说的便是徽宗初,苏轼大赦北归,刘安世与苏轼一同北归,大观三年寓居于永城。马永卿方以其舅父张桐荐,从刘安世问学一年有余,退必记其论学之语,后经整理成为此书。刘安世是元城(今河北大名)人,学者称之为元城先生,故作者取“元城”

作为书名。书中所载为刘安世论事论学之语,间以旧闻。

();()  苏老泉不仅自己动手、赤膊上阵,还会命苏轼兄弟去向眉山之西寿昌院的儒者刘巨(字微之)学习。某天,刘巨心血来潮,吟出了两句自认为很得意地诗句:(鹭鸟窥遥浪,寒风掠岸沙。)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苏轼从旁边试探着说,学生以为,‘雪片逐风斜’五字,如能改为‘雪片落蒹葭’,可能更妥一些。因为从字面上讲,雪落了应有个着落,诗句也就稳了,可是从意境上说,‘雪片落蒹葭’重在动后有静,一动一静,归为平稳。此前的‘雪片逐风斜’一直是动,而‘雪片落蒹葭’则动而归静……”

刘微之大奇,同时又发自内心地说道,小子,能有你这样的学生是我三生有幸,但是,以你之才,为师已经教不了你了,你可以出师去另请高明了!

除了刘微之,苏轼兄弟还曾师从过同乡史清卿。

这一年,与苏轼余生关系较为密切的两个人物出生呱呱坠地了,他们分别是:王翚(音灰)与李之仪。

皇佑元年,苏轼十四岁时,他的一个老乡罢官回乡,此公的名讳叫伋,字师中,眉州眉山人。少学读书,通其大义,不治章句(不带作诗的)。生性任侠,喜好人事。与其兄孜,相继举进士中第,知名于时。眉人敬之,号之“二任”

,而苏老泉,尤其喜欢与之亲厚。任伋初为河南新息令,民爱之,买田而居。后通判黄州,再转知泸州,后病殁。

苏洵这段时间做了《名二子说》,详细地解读了为子取名的大有深意:

大儿子名“轼”

。他说:车轮、车辐、车盖和车轸,也即车后的横木,都是车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轼,只是车前用作搭手的横木,没有它,虽然卖相会难看一点,但毕竟不要紧。苏东坡从小生性旷达,其父告诫他要像“轼”

那样放低身段,注意“外饰”

,而不要自以为是,锋芒毕露。

天下的车莫不循辙而行,虽然论功劳,车辙是没份的,但如果车翻马毙,也怪不到辙的头上。苏洵的小儿子性格平和,他为其取名“辙”

,觉得这样很好,可以免祸。

明智的父母,总希望子女首先要学会生存,然后再寻求发展。然而,一生命运多舛的苏轼后来也写过一首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讲的,实际上也是这个道理。

苏爷爷病逝后,居丧之期的苏洵极少作诗,苏轼兄弟受此影响,在这一时段也极少有诗文传世。

在这一段相对苦闷的时期,有一个令苏轼没有想到的意外惊喜是: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淮海居士、“山抹微云君”

热门小说推荐
论从天才到大能

论从天才到大能

优质精品图书推荐...

封神之逍遥不二仙

封神之逍遥不二仙

跨白鹤,遨游三山五岳。炼五雷,驱鬼诛魔不容情。不如玄门三教统,不去极乐拜老佛。曾助众仙破十绝,也曾关下会诛仙。万仙阵里脱身去,不入榜中逍遥仙。西游路里助师徒,蟠桃会中猴王见。虽然只身是散人,妙过大教诸多仙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封神之逍遥不二仙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诡道求仙,从将自己炼成傀儡开始

诡道求仙,从将自己炼成傀儡开始

看来,我也只能把自己炼成一具活傀儡了。这是个诡道修仙的异界,名为大幽王朝的国度由嗜血者们统治。道门信奉外神,以祭神仪轨求取仙途长生深山峻岭之中,有妖魔栖息荒庙古刹,藏邪灵诡物狐仙怪狸,游走于城池坊巷民间又有各种密教借传法度世,蛊惑众生,引得恶孽滋生,兵劫四起穿越到这个动荡不安世界之中的贺平,得了一卷名为无形秘藏的宝卷,卷中记录各种奇异的炼制傀儡,操控人偶的法门。得此卷后,他满心欢喜,以为得了入道修行的门路,谁料却落入别人算计中。为了活命,贺平别无他法,除了把自身炼制成一具活傀儡外,就再无出路...

斗罗:我的武魂是玄重尺

斗罗:我的武魂是玄重尺

唐三我错了,你不要过来啊!  玉小刚怎么可能!我的理论怎么可能是错误的!  唐昊儿子啊,你到底惹了什么存在啊,为父打不过他啊!  千仞雪可恶的萧弈,下次一定要好好的惩罚你!  叶泠泠弈,...

穿到荒年:继母彪悍的一塌糊涂

穿到荒年:继母彪悍的一塌糊涂

简介关于穿到荒年继母彪悍的一塌糊涂种田爽文系统灾荒家柳瑛瑛一觉醒来现自己成了桃源村28岁的农妇,还是老朱家的填房!人家喜当爹,她是喜当娘,秀才丈夫进京赶考途中遇难,留下三个娃给她养。娘家是吸血鬼,婆家是中山狼,村里的光棍对她虎视眈眈,几个腻子又不省心,偏偏还恰逢荒年。哎!这日子没法过了!好在有商城系统在手,且看她如何反转这衰到极致的人生!...

娘不爱爹不详,马甲弃女荒年狂

娘不爱爹不详,马甲弃女荒年狂

简介关于娘不爱爹不详,马甲弃女荒年狂书籍别名娘不爱爹不详,马甲弃女荒年狂穿越了,她还要穿成一位生父不详的弃女,整日被生母追杀。花桐没有自暴自弃,潜心蛰伏,一路逃荒逃到东山岛口镇。在这里,她新造了药炉,觅得宝剑,又能赶海,拾海鱼海贝采珍珠潜游海钓,带着全村造工坊。即便被海啸冲到孤岛,盖房屯粮肉满仓,她也能打造成一个桃花源。什么弃女,她是福星!...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