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天赐提笔为瞿式耜将军写了一挽联:
魂飞桂林山水中,孤臣长眠离恨宫。
留取汗青待天光,浩气长存天地红。
并嘱咐卞文雄一定要厚葬瞿式耜将军,等到他找寻到王夫之后,再来桂林将瞿式耜将军的棺廓运回他的故乡常熟。
天赐和罗成带领小分队的部分弟兄,风尘仆仆来到衡阳王夫之家。只见他家门庭破落,杂草丛生,断墙残壁,不见人影。他们好容易打听到一位远房亲戚,才知道自从王夫之在衡山举行抗清起义失败后,就败退到广东,投奔桂王了。
老人说:“王家是书香世家,王夫之父亲王朝聘,号武夷,大器晚成,知天命之年考取了入监举人。当时是丞相温体仁当政,贿赂成风,他背井离乡在北京蹉跎十年,终于得到了一个放外任做官的机会,但吏部秉承温体仁的旨意,向他索取贿赂,他父亲不肯行贿取辱,撕毁了吏部的文谍,毅然回到家乡。王夫之是王朝聘的第三个儿子,少年英才,十四岁考取秀才,他与友人组织了‘行社’、‘匡社’,抨击时弊,议论朝政,诌议改革,二十四岁与长兄王介之一起考中入监举人。那时张献忠占据衡阳,邀他参加义军,他佯装伤病,拒绝了。幸好张献忠很快败退,他得以逃脱。后来清军攻克衡阳,他父亲、叔父和兄长都在躲避战乱中遇难。他和好友管嗣裘等人奔波半年,组织一支义军在衡山抗击清军。他们都是些没有行伍经验的书生和农民,又缺少给养,又孤立无援,不久便败退到广东肇庆,投奔到桂王那里。听说瞿式耜将军举荐他当了行人司的行人,但不到半年,又挂冠引退。他从桂林回到家乡,为了躲避清军拘捕,在外过着流亡生活。”
天赐问老人:“你知道王夫之现在可能在哪里避难吗?”
老人想了想:“刚回来时,他在湘西一些朋友家寄居。前不久,他潜回家乡扫墓,听说隐伏在耶口山一带荒山破庙里。”
天赐要到了王夫之一些朋友家的地址,便与罗成分头前去寻找。天赐心想王夫之为避战乱曾在南岳衡山住了一段时间,结识了不少释家弟子,很可能会隐居寺院,躲避清军的拘捕。
功夫不负有心人,天赐故然在双髻峰的一座寺院中找到了王夫之。他听到瞿式耜将军在桂林壮烈殉国,潜然泪下:“瞿式耜将军拥戴桂王有功,永历帝行辕在肇庆、桂林时,他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一时号令所致,两广、湘鄂和云贵的大明官吏藩将都来归顺,李自成残部李定国、高必正、李过等也来投顺,大有中兴之势。此时永历朝已经收复湖南,共有三、四十万军队,如有一位统帅率领北伐,各地抗清力量纷纷响应,南明半壁江山有望光复,有望与满清成南北对峙态势。”
天赐说:“英雄所见略同,我也曾托人上疏桂王,要他乘胜追击,挥师北伐。可惜,桂王小朝迁,与福王、鲁王、唐王几个小朝廷一样腐败,宦官专权,党争迭起,坐失良机。”
王夫之说:“谷公子是天下闻名的江湖豪杰,与我们这些儒家子弟不同。我与匡社的社友管嗣裘等动衡山起义失败后,退到肇庆,瞿式耜将军对我有知遇之恩,他举荐我在永历朝当了行人司行人。在永历朝当行人半年,亲眼目睹了永历帝的昏庸无能。谷公子,要不是身历其中,你是不会相信永历帝的朝政是多么黑暗腐败,永历帝和太后的心腹组成的吴党与降将李成栋为的楚党,彼此攻讦,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田地,地方军阀割据,都想控制永历帝。永历帝与崇祯帝一样,宠信的是宦官王化淳、王坤之之辈。”
王夫之给天赐看他正在写作的《永历实录》,里面详细记载了南明永历朝廷的朝政大事。从这本永历王朝的当代史记中可以看到,大批大明遗臣宿将聚集岭南弹丸之地,争功邀赏,要求永历帝封官晋爵,没有地方居住,就携家眷、僮仆栖息船舶。拥有重兵的湘、粤、桂、川、黔的外镇藩将,要挟天子,把持朝政。短短数年,五迁天子行辕,广州失陷迁桂林,受宦官王坤之等的蛊惑,为脱离瞿式耜又从桂林迁移武冈,降清将领李成栋反正,又将其迁回肇庆,后来迫于兵败又逃往梧州。宰辅宦官王化淳、王坤之,以拥戴有功,窃据要职,收受贿赂,排挤、谄害贤良。降明的李自成旧部孙可望的“忠贞营”
,在川黔地方割据,与永历朝廷若即若离,要求永历帝封他为秦王。
最令人愤慨的是永历帝一手炮制的“五虎冤狱”
:五员虎将金堡、袁彭年、丁时魁、刘湘客和苏正,上疏弹劾宦官专权,把持朝政,收受贿赂,排挤异己,而永历帝听信谗言,下令锦衣卫缇骑将五虎拘捕入牢,严刑拷打。王夫之等忠贞谏臣,死谏三次,险遭谄害,幸亏忠贞营的高必正全力营救,王夫之和五员虎将得以脱险。
天赐转达瞿式耜的遗愿:“瞿将军临刑前嘱托,要我们寻找到你,劝说你重回旧部,继续为南明抗清大业效力。他对你是寄予厚望的。”
王夫之说:“瞿将军是我志同道合的良师挚友,我非常尊重他。他的壮烈殉国,对南明永历朝廷是巨大的损失。他的逝去,更坚定了我循迹山野,潜心钻研学问的决心。我对永历皇帝已经彻底失望,不抱任何幻想。儒家古训,三谏不从,即为谏逆已穷,君臣义绝。儒生入仕,不为货财薪俸,乃是行道济世的资籍,君臣合义,合则尽力事之,不合则毅然去之。是非界限,经渭分明,志同道合,忠良正直,引为知己,奸诈邪恶,则疾恶如仇,挂冠而去。这是我离去前,到船上看望金堡时吟咏的一诗,已经表明了我的心愿:
挑灯说鬼亦无聊,饱食长眠未易消。
云辰江心天浑噩,虱居豕背地冤饶。
祸来只有胶投漆,疚在生憎蝶与鲦。
劳得狂明争一笑,虚舟虚谷尽逍遥。
自从我离开永历朝廷后,为躲避清军缉拿,被逼进山林泽薮,身居蓬户岩洞,与麋鹿同居,禽鸟为友。”
天赐称赞道:“好一个‘虚舟虚谷尽逍遥’。满清八旗铁蹄蹂躏大明江山,山河破碎,满目疮痍,生灵涂炭,而那些才华出众,守志不移的有识之士,一个个被南明昏君奸臣谄害、抛弃,逼迫他们浪迹江湖,遁迹山林,成为游隐之士。我尊重你的选择。这是你写的《噩梦》、《黄书》?”
王夫之说:“我光顾说话,怠慢了。来,品尝一下我炒制的苦丁茶。这两本书我刚开了个头,还需要好好斟酌修改。我出身书香世家,早年就读长沙岳麓书院,师从吴道行。父亲王朝聘,是崇祯年间入监的举人,治学严谨,家教有方。他的学生管嗣裘等都是我们匡社的社友,后来一起招募义兵,抗击清军。在父亲潜移默化的熏陶下,我和长兄一起考上了入监举人,所以钻研学问,写作着书是我的爱好和擅长。配妻陶孺人己病故,儿子尚幼,唯一亲人长兄王介之也隐居山林。现在我断绝与一切官吏权势往来,结交饱学之士,教授学生经世致用之学,潜心研究经史、文学、天文、地理、数学、农艺。虽然生活艰难,靠友人、门生接济,却矢志不移,着书立说,笔耕不止。我赞成孟子的‘社稷为重,君为轻’的学说,天下土地和臣民不是皇帝的私产,耕者应当有其田。朱元璋不喜欢孟子学说,他命人删除了这些内容,搞了一部残缺不全的《孟子节本》,愚弄天下。社会和自然一样是不断变化展的,我反对君主专制,这样的政治制度必须改革。人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的事物引起的,譬如这山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因为你没看见山,就说没有山。人的认识一定要随着客观存在的事物的进化而相应的变化。”
天赐说:“王先生的着作,批驳了王阳明先生的‘心即理也’的学说和人人‘致良知’的主张,让人耳目一新。做学问就是要反对空谈,崇尚经世致用之学。”
王夫之说:“谷公子行侠仗义,千里迢迢为营救抗清民族英雄奔波,又不辞劳苦寻访我这位遭遇昏君贬逐的游隐居士,不愧为江湖豪杰,令人敬佩,令人感动。真乃我的科举入仕之梦,收复河山之梦已经破灭,现在只有教授学生、着书写作之梦还有希望付诸实现。我意已决,要学那魏晋稽康等竹林七君,断绝尘世,隐居山林,实在让谷公子失望了。谷公子为抗清复明奔波疾呼,我们志同道合,真有相见恨晚感觉。我流亡在他乡,颠沛流离,居无定所,这一阵寄居寺院,你多住几天,我们可彻夜促膝长谈。”
和女神上司结婚,入赘豪门,软饭从天而降,才二十出头就过上了混吃等死的生活。你以为这很轻松吃软饭可是一门技术活...
简介关于虚拟世界的自由穿越者主人公生活的那个世界已经寂灭,主人公原来的世界消失,原来世界的人只能以虚拟人的状态生活在人工智能中心,人工智能中心建立在一个宇宙飞船里,主人公就在人工智能中心虚拟的世界里到处穿越,救危扶困。...
作品简介穿越到平行世界变成了一个只有一万粉丝的小up主,有车有房父母双亡,这么标准的开局确定不是作者在偷懒嘛?基因系统,可以随意吸取别人的基因,优化改造自己身...
(打破系统的女主,在冷情中生出爱的花!)墨无双,一个攻略从未败绩的女子。就在攻略最后一个的时候,她以为能在仓促的任务中享受一次爱情的滋味。但是因着她中过毒无法生育,她那个人前永远是一副宠妻样子的好夫君,带着一个怀着孕的小妾入府恶心她。她唯一一次交付出自己的真心便落得个如此下场。她恨,恨他为何如此薄凉!当她陷入无限的...
缅北,一个让人惊心动魄的地方,而她踏着电诈园区和财阀集团的头顶成为万众瞩目的顶级军阀。小手一挥,尸骨遍野,大厦倾覆,寸草不生。而他帝都大佬,只为灭她而来,一场诱捕与被囚激烈展开。他是她插翅难飞的笼中鹰,双腿折断,只为囚他一生一世。她是他此生难过的劫,疯批病娇大BT,是一起上天堂,还是一起下地狱(1V1,双洁)...
这是一座没有游离于俗世之外的江湖。在时局动荡的乱世之年,一寸山河一寸血。江湖,又有哪里可以容身?这是一个心向江湖的少年,却把全部热血洒遍沙场的故事。少年郎,一杆长枪,气吞万里如虎。书友群1o97o2234龙吟山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