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大姑:“我姑奶奶是‘贤妃’吔!怎么可能会这么想呢?咱们别凭空揣度我姑奶奶的想法了。还是先看看《团扇歌》到底写了什么,再来讨论吧!”
小悠:“好的!”
大姑:“原诗为‘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意思是‘最新裁出的齐地上好丝绢,犹如霜雪一般洁白。用它缝制出一把合欢团扇,像轮浑圆浑圆的明月。随你出入,伴你身侧,摇动起来微风徐徐拂面。团扇呵,常常担心秋来的季节,那时凉风会代替夏天的炎热。用不着的团扇将被抛弃,扔进竹箱,往日的恩情也就半路断绝。’”
小悠:“‘怨’看出来了,但看不出爱还是不爱呀!你姑奶奶还写了别的吗?”
大姑:“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流传到今世的只有《团扇歌》《自悼赋》《捣素赋》。”
小悠:“只有三首呀!”
大姑:“嗯!《自悼赋》是叙事后抒情,先是描写了姑奶奶自己初入宫时,得到皇帝的宠幸,以及许皇后的喜爱的事;后面则是抒发其退居长信后的凄苦心情。《捣素赋》则是描写古代宫女命运和悲情的作品。”
小悠:“都跟爱情不爱情的没关系。”
大姑:“是呀!”
小悠:“大姑,我看后世对你姑奶奶写的这些东西评价挺高的,说什么‘写得情意缠绵,怨而不怒’,‘词藻典雅而不纤巧,情调温厚而不迫促’——这说明你姑奶奶才学不低呀!”
大姑:“还行吧!毕竟我姑奶奶当年也是名满天下的才女啊!”
小悠:“才女!又是才女!你们班家怎么尽出才女,你们这两大才女见过面吗?”
大姑:“没有。我姑奶奶公元前6年过世的,我却是公元49年才出生,隔了有半个多世纪了。但是我们俩在历史上却紧密相连——后世认为我写《女诫》正是受了我姑奶奶的影响。
后世对此评论道:‘班婕妤强调女子要遵守礼仪,遵从女德,形成了良好的班氏家风,其后辈班昭便以她的人生经历与行为规范创作《女诫》’。”
小悠:“你说你们班家女人,一个两个都是才女,还属于‘名满天下’的那种。而你却写个《女诫》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你说你过分吗?”
大姑:“小悠,我知道你不喜欢《女诫》,可再不喜欢,也不能造谣哇!《女诫》哪里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啊?”
小悠:“这话就是《女诫》说的,地球人都知道。”
大姑:“《女诫》在这,你自己翻。”
小悠:“翻就翻——咦?真没有。反倒是有这样的话:‘观察现在的君子……所以注重男子的教育……但光教育男的不教育女的,不也是掩盖彼此的礼数吗?《礼记》八岁开始教的书,十五岁学成。不可以只依据这些为准则!’
对应《女诫》的原文是:‘察今之君子……故训其男,检以书传……但教男而不教女,不亦蔽于彼此之数乎!《礼》,八岁始教之书,十五而至于学矣。独不可依此以为则哉!’”
大姑:“非但没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反而说了女子也要接受教育,是吧?”
活了二十六年,朱墨才发现围绕自己的诡异现象都是源于天师联盟。身为天师后裔,是一步步揭开使命真相,守护法器,还是装作什么都没发生回归稳定生活?...
作品简介燕京大少王东被女友和兄弟联手陷害锒铛入狱,家破人亡,却在狱中遇到高人,习得一身逆天医术和武功。五年后,王东出狱,整个世界都因他而颤抖...
蒋家有两姝,原配出长女,妩媚如妖。继室出次女,清丽若仙。她生母早逝,大哥战死,云游道士算她八字不祥,自幼送入庄子中受人冷眼。回府后从来感念继母待她视如己出,仙子嫡妹不顾诅咒真心相待,待怀着感激之心代妹...
别人穿越带个仓库,婉仪穿越带个空间。别人的空间灵泉,灵丹一大堆。婉仪的空间却是一望无垠的黄沙,连个水滴的影子都没有难道要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古代卖沙子看着那个总想取代自己,成为伯府嫡女的重生庶姐,婉...
高月明无父无母,却是京大唯一的保送生。上一世如此,这一世也是如此。上一世她惨死于一场阴谋中,死后她才发觉有一个男人爱她爱得卑微!重活一世,她不止要打脸贱女,学会鉴定渣男,还要让自己发光发热。谁知!宋三少月月,我好看吗?高月明好看!宋三少月月,学业为主,不准在京大谈恋爱!高月明好的!那我跟你谈如何?宋三少求之不得!...
为了替父伸冤,沈初女扮男装中状元,做御史,查旧案。信心满满朝着目标前进,却误被中迷情药的六皇子当了解药。六皇子裴渊表面风流,实则心机深沉,一心想登皇位,一统江山。沈初捂紧马甲,远离六皇子。裴渊状元郎心思机敏,可收为心腹,状元郎睚眦必报,堪做利剑。起初,裴渊算盘打得叮当响本殿过河,他搭桥,本殿查案,他冲锋,本殿杀人,他挥刀后来,裴渊本殿好像爱上了状元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状元郎她千娇百媚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