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与欧宁的谈话
note"
src="
cmread.wfbrdnewbooks194896536414896oebpschapter16imagesnote.jpg"
data-der-atmosid="
5527c1c8ad93e58805538b46ac4e0905ff6554e32f48"
data-der-srcbackup="
imagesnote.jpg"
>#pageNote#0
王小鲁:我以前早就听说过你的《三元里》,刚才看了之后,发现跟我的想象不一样,它有着很强的形式感。我曾经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纪录片发展,很留意关于当下纪录片的评论。《三元里》艺术性和实验性都很强,但为什么我没读到什么相关评论?
欧宁:这个纪录片是2003年拍的,其实放映也挺多的,但是它主要的传播通道,是在当代艺术这个系统里面,在纪录片这个通道里是少一点。
王小鲁:我的观感是,这个电影自觉地与过去的某个电影传统发生着关系。我说的这个传统就是“城市交响乐”
式的纪录电影,它们一般没有对白,只拍城市日常生活的表象,然后剪在一起。你的拍摄方法跟它们很相似,而《三元里》快镜头的风格也很像早期默片时代的那种视觉上不连贯的感觉。
欧宁:这个方面其实是刻意的,如果觉得它像早期的,因为它是黑白嘛,它的音乐,加上这种快节奏的镜头运动。这么做有两个原因,我们拍三元里的时候,中国城市化正好是到了一个巅峰,中大型城市在快速发展,就像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个社会主义首都一样。当维尔托夫在拍摄莫斯科的时候,他用了一种印象式的拍法,他用电影来赞美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都市,而我特别喜欢这些早期的纪录
片,特别喜欢维尔托夫时代。那时候因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还是有隔阂的,维尔托夫的电影拿到英国放映的时候,是在地下俱乐部放的,这个时代背景有点像——拍摄这个电影的时候,我正在做缘影会,那个时候也是这样。所以我这个片子算是对维尔托夫的一个致敬吧。同时,我们是用小组拍摄的方法,很多不同的DV机,而且很多不同的人掌机,色调都很不一致,做成黑白也是技术上的原因。
王小鲁:这样一来,这些DV机拍摄的素材应该都是很粗糙的,但是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这样处理后,就成了一种精致的粗糙。这个片子的风格是怎么形成的?
欧宁:你刚才说到在纪录片圈子里谈论这个片子很少,其实这个片子的缘起是侯瀚如策划的威尼斯双年展,那时候,在亚洲地区开始出现一些替代空间,alternativespace,就是在正规的美术馆或者商业院线之外,有一些规模很小的团体,它很小但很活跃,它是民间的,它的一些活动对官方的美术馆有一些替代的作用,对一个国家的文化生态起到活跃的作用。在韩国日本都出现大量的这种团体,然后侯瀚如想在中国找一些这样的alternativespace放在他的框架里边。他就觉得缘影会很像这样的替代空间,我们无法在电影院
里放电影,我们就在书店、酒吧里做这些放映和研讨活动,所以他觉得特别像。
他在策划威尼斯双年展的时候,关注的主题是亚太地区的城市化和现实,以及这个过程中引起的冲突和矛盾,同时当地的艺术家怎么应对这个形势。其实,替代空间的出现也是对主流文化体制的一种冲击,所以他就很想邀请缘影会来参加。其实我在1992年的时候,那时我在上大学,暑假的时候我老爱跑广州,广州有很多同学,那时候广州的新闻媒体也比较活跃,流浪记者也很多。那时候我在三元里住过,三元里的城中村现象是很典型的,那种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的一个集大成者,它里面纠结着中国土地制度的冲突。一个农村在城市里面怎么样被变异,这里面有特别多可以说的东西,这个片子就是这么来的。
去研究它也并不是说只是去拍一个纪录片,因为当时还有一个事实是看了库哈斯的一本书。库哈斯在90年代初的时候带着哈佛大学的一帮研究生,到珠三角做研究,出了一本书叫《大跃进》。这本书彻底给了我一个新的角度去看我出生、长大、工作的珠三角地区,一下子引起了我对城市的兴趣。我开始研究城市,三元里是我找到的一个切入点,因为它恰好是城市化过程中汇集各种问题的一个例证。
王小鲁:请谈一下研究三
元里是什么时候开始的?那个项目是怎么运作的?
欧宁:开始研究是在2000年之后,但1992年就在三元里住过。缘影会是在1999年成立的,之前一直是做电影放映和讨论,但自己一直没有拍片。可能个别人在拍,比如曹斐在1999年拍了那个《失调257》,蒋志自己也拍摄了一些短片,但是《三元里》是第一次由那些从来没有拍摄过东西的人组成一个小组来拍东西,是以集体名义来拍。
“三元里”
是我做城市研究的第一个项目,纪录片影像只是它其中的一个工具,还有大量的历史资料收集这类工作。比如说,关于三元里,它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样本,除了刚才我说的它作为城中村之外,它作为历史也很有意思。它的村民其实是作为抗英英雄被写进小学课本的,村子里头还盖有博物馆和纪念碑。“三元里抗英”
在今天来看其实是一次对现代化的阻止,但在官方历史观中,它要将之包装成一种爱国主义的东西,它用这种物理空间来加以强化。在影片中你可以看到,连小学生都要来拜祭的,那种历史教育就这样传下去。
我的工作室叫AlternativeArchive(“别馆”
),它其实是一种工作观念,就是说,历史这个东西不应该只有一种版本,应该有多个版本;不应该只有官方版本,还应该有
民间的版本。所以对三元里的研究还有点这样的意识在里边。缘影会是个民间团体,它收集的是民间版本的历史。一方面,我们用影像来纪录,同时我们也做一些资料收集的工作,出书。写作是最重要的,因为影像还是比较有限,纪录片只是这些研究工作的一个工具和结果。我不是去专门拍纪录片,我是觉得纪录片这个工具特别强大有效,所以我使用了它。但是过去做社会学人类学的学者不知道使用这个东西,比如像李培林研究广州城中村,他的工作方法是做大量采访,口述笔录;比如说他采访了广州十个城中村,他出书的时候,会起一个名字叫羊城村。这个羊城村是他搭建的一个模型,来统称他所调查过的十几个广州城中村。
王小鲁:这叫典型化。
欧宁:没错。这是传统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一方面,他没有意识到要使用新的媒体手段,一方面他用这种典型化的手段去概括一些总的特征,我觉得这个方法还不如把那些原生态的东西直接呈现出来。
王小鲁:《三元里》更风格化,当然我也并不是说它没有社会学上的意义,比如它对于外部形象的纪录本身,就提供了这片街区的“形象博物馆”
。很多人站在那里供你拍呆照,这是生活于其中的人的形象,更多的是街道的形象,那是生存空间的特征,这本身也是包含社会信息
作品简介牧尘偶然穿越到了异界,而且这个世界竟然是个小人国。他头顶日月,脚踏山河。大吼一声就是漫天雷震挥挥手便能引起无穷暴风动动脚就能开山断海。牧尘在这个世界获得无穷愿力,被尊为神。...
简介关于级系统,征服女神就变强叶东,一个普通大学生,苦苦谈了三年的女朋友,被她当做备胎一样放弃了,无意间觉醒级女神返利系统,只要是为达到系统标准的漂亮女生花钱,都能最少双倍的返利,颜值越高的女生,就返的越多,最高可达1oo倍!从此,叶东的人生也是来了场逆风翻盘的绝地反杀!...
家住玉华州城北豹头山虎口洞的黄狮精向来与人秋毫无犯,堪称西游记中最善良的妖精,最后却惨死于金箍棒下。后人皆称此乃西游记中的一大悲剧。然而,当这个黄狮精有了现代意识以后,又会给西游取经带来怎样的变数这个黄狮精又能否摆脱宿命呢...
重生复仇虐渣团宠马甲真假千金满级大佬归来前世,含恨而终,今生,手撕渣男贱女。儿子他爸,竟是渣男小叔千亿项目,合作吗手撕渣男,一起吗儿子没来,继续吗...
洪武二十五年,朱英来大明第十年,于西域创下偌大基业。燕王府中,朱英和后世永乐大帝朱棣相谈正欢。时日四月二十五,大明太子朱标薨。朱英随朱棣南下京师吊唁。朱棣可恶至极!没想到竟是本王亲手送他上位。朱元璋老四是个好孩子,把大孙给咱送来了。朱英日月光辉之下,皆我大明江山!...
养了自己十几年的父母,居然不是亲生的,而这一天,亲生父亲带着亿万家产来接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