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中文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88 夜游(第2页)

那这一小罐盐得花多少钱?

程婉蕴都不敢想!

果然她随即就听见那掌柜用掺杂着吴侬软语的报价:“这位爷、太太,您二位若是想买点两淮盐送人,用这绛雪冰盐绝对是顶了天的了,这盐不消说,平素都是贡进宫里给皇上吃的,您瞧瞧这成色,雪白雪白,又细如粉末,真是好得不得了!这一罐里头有足足一斤盐,只要十两纹银,还送一个官窑烧的盐罐子和这个雕工精巧的木盒,划算得不得了!"

真是太感动了,盐铺明明可以抢,却还要送她一斤盐和一个罐子一个盒子,程婉蕴皮笑肉不笑道:“……不送人,买给家里的奴仆吃的,有没有

实惠的。”

“这样子的噢……”

掌柜的那张笑脸一下就僵住了,热情退却了大半,两只绿豆般的眼睛盯着他们俩上下扫了扫,虽然心底不屑,但最后这掌柜的还是打起精神来,决定先做成这一单买卖再说——最近扬州城里冒出来许多私盐贩子的身影,偷偷摸摸,卖的都是三四文一斤的粤盐,他们铺子都不知道多久没开张了,能做成一单就一单,蚊子腿也是肉么!

于是掌柜又回身拿出个油纸包,解开绳子露出里头泛青的大粒青盐,笑道:“听您口音,您这官话说得真好,您是北方人吧?直隶还是山东?来扬州做生意的呀?哎呦!您这样大方仁善的人就该顺风顺水财源滚滚!这家里的奴才也挂在心上,实在是太宽仁了!喏,这青盐,价格便宜得很,三百文就能称一斤,这是好盐哦,不怕您笑话,我家里也是吃这个盐,味道很好的,一点苦味儿也没有,而且您若是舍得,这青盐还可以用来洁牙,用上两个月,保管您一口锃光瓦亮大白牙!"

三百文?有的老百姓一个月都挣不到三百文!

程婉蕴和太子爷的脸都垮掉了。

最后他们还是买下了这包盐,说是拿回去试吃,若是好,再大量过来买。

掌柜的又说好的呀,只管来找他,以后买得多了,还给折算多送斤两!说些好话,笑眯眯地把他们俩送出去了,然后等程婉蕴他们走远,回头就呸了一声:“一听口音就晓得是北方来的行商,还给奴仆们吃用呢,肯定是买回去自家吃的,哼,穷酸样!"

回去的路上,胤初也禁不住感叹:“盐价太贵了,这可不是办法。”

程婉蕴也跟着点点头:"您瞧那铺子冷冷清清,连青盐都得花费三百文,以后只怕一日也卖不出多少盐了……官盐贵了买不起,但老百姓总得吃盐呀!"

她说着悄悄瞄了太子爷一眼,发觉他也神色严峻,应该是也想明白了她话里话外的意思。盐业最可怕的其实不是老百姓吃不起盐这种事,而是盐价不均衡导致整个经济崩溃!清朝的地区代理商,只能卖这区域的盐,所以扬州两淮地区,就是吃淮盐,两广、福晋就是吃粤盐,蜀中便是吃井盐,按理说,这个政策应当是个好政策。

这样会大大节约盐运的费用,可以保障产盐区辐射范围内的地区都能吃到较低廉的盐,但当初制定这个政策的人一定想不到,这法子被盐商弄成了地区垄断,他

们一面不许别的地区便宜的盐流入,一面随意抬高本地盐价、高价发售,短秤掺沙,好获取更多的利益。

清朝虽然有盐运御史,但这个机构可不是咱们后世的市场监督管理局,而是用来围剿私盐的。因此,清朝盐业如今看着无比兴旺,但盛极必衰,这里头已经埋下祸根了。

被压迫压价的盐场灶户、被迫食用加高劣质官盐的百姓、禁止不绝的私盐泛滥,这些全都在侵蚀盐业的根基。程婉蕴看过电视剧,所以知道这制度最多就到乾隆朝了,也就再吃几十年红利罢了,嘉庆时官盐已经全面滞销,两淮地区八成的人都在偷偷购买私盐。

当然官盐价格居高不下,也不能光怪盐商,瞧瞧今日那些盐商、官吏、官商女眷之间多么融洽、友好,盐商们又是怎么挥金如土地“伺候”

主子的?

这样的场景只怕日日都在上演,盐商不抬高盐价,根本满足不了官吏层层敲诈勒索。程婉蕴是歙县人,所以很清楚办理一个行盐的“营业执照”

有多难,官府明面上规定只要一二千两,但里头手续繁杂,可不是一个部门、一个窗口能办得完的。

听到这里,是不是觉着十分耳熟?

后世也是大大领导了,才开始做什么"线上办”

、“一次性办完"的改革。在程婉蕴小时候那个年代,要去窗口办什么业务,不请办事人员吃个饭、塞点小红包,那都是一拖再拖很难办成的,但幸好后世的大大,很有治贪腐、自我改革的决心。

如今办事又简单了起来。

但在清朝,想要办一本盐窝子,每层官吏都要敲诈勒索一次,说是一二千两的手续费,最终没个几万两下不来台。而且办下来以后,除了这本营业执照规定要缴纳的课税之外,每年要缴纳的各种杂费高达92种!

什么窝单费、请单费、照票、引目、护照、桅封费,水程费,你的盐场生产完盐,各院司监要批五次公文,你运盐到港口,要给停船费、船位费、装卸费,去交税要给各衙投文费,盖章要给烙印编号费,走运河每个口岸要给一次水程费,港口放行要给放行费,名色百出,防不胜防。"

这些杂费加起来,每年就得花费百万两,而真正能进到国库的,不过一个“纲本课税”

罢了,其他都被各级官吏吞掉了。所以,卖盐,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卖得起的,人人都以为这些盐商是当了盐商以后才得以富甲天下了,只看到他们过得奢侈,但有没

有可能,他们在成为盐商之前就是各地豪强富户了?

官盐这种东西,普通小商人乃至于小官是绝对玩不转的。

所以为何各盐商都拼命供家族子弟读书?为何他们年年都要回家乡建书院、非常重视教育,为何说盐商不仅促进经济发展,还促进了扬州文化繁盛?为何程世福这样傻、这样穷,吴家也要把嫡女嫁给他?是因为他们打不过,只能加入啊!

家族里没人做官,这样一套下来,一个盐商用不着两年就能破产。

所以,如果就这样放任不管,等到几十年后,盐业衰败、国家收不上税、各码头数十万船工也近都失业,不仅仅是扬州,整个大清都将面临进退失据的局面。

嘉庆不得不改革盐务、下狠手整饬江南湖广大吏,也是因为盐业作为大清这个国家的支柱产业,再不革,就要拖着整个国家糜烂垂病了。但他整饬又整饬、弥缝又弥缝,而银价愈昂(随着工业革命,西洋渐渐开始限制白银流入清朝,华夏不是产银区,全仰仗进口),私充愈甚,官销愈滞。

因此,盐政不仅仅关系到扬州一座城市的兴衰,还关系着千干万万人的饭碗口粮,这不仅仅是老百姓的事情,直接威胁的是整个朝廷的统治。

热门小说推荐
饥荒:文明重启

饥荒:文明重启

简介关于饥荒文明重启全民穿越新世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成为了主旋律,文明被抛弃,秩序被摧毁在这个吃人的世界,稍有懈怠就会死亡在这个公平的世界无论是谁都可以成为强者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出身寒微,未必不能成为霸主...

恐女的我和美少女旅行日常

恐女的我和美少女旅行日常

宋文彬,网络知名恐女主播,在一次直播事故中,他的直播间不慎被封。本以为自己即将失业等死,可一次奇怪的面试却把他拉进了一场非凡的冒险旅途中。这些冒险旅途包括但不限于在非洲卖二手车,在印度尼西...

尘世里的初相遇

尘世里的初相遇

人们常说最美的相遇莫过于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的一刹那,始如初见般的相伴相依何尝不是人生中的一大幸事。也许冥冥中的天意也希望所有的故事皆圆满,不论最终的结果如何,都要学会坦然面对。陈世里固执的思想,楚香玉直率的性格,注定会是一场战火纷飞的青春岁月。故事的帷幕缓缓拉开,就让你我一同走进那似曾相识的画面中吧。...

抗日小山传奇

抗日小山传奇

他的娘亲信佛,告诉他休伤物命,可是,他发现杀死日本鬼子就是给更多的中国人放生,于是他走上了抗日征程。他从北方大山而来,一路厮杀,灭追敌于长城之巅,携伪满洲国皇帝玉玺千里入京他是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旁听生他在南京保卫战中浴血突围,在滚滚长江中炸了鬼子的汽艇血战台儿庄,无意中担当了扑火队员的竟是他这个后勤运输兵他亲民却不喜党派之争,他,霍小山,就是为抗日所生!这是一个看了好多年书的老书虫的作品,最神最吸引人最铁血最现实抑或最搞笑的吗?是,也都不是,我要写一部用老书虫的眼光看来最好看的抗日小说,这就是这部作品的自我定位。本书系非主流非穿越类小说,欢迎书友提供相关史实QQ群514605904...

渣男假死坑我一生,重生回来废掉他

渣男假死坑我一生,重生回来废掉他

古代言情宫斗宅斗王妃女强扮猪吃虎腹黑重生复仇顾兮薇大婚当日遭遇土匪。夫君陆启元为了救她,引开土匪跳入悬崖。三个月后,夫君陆启元带着一个农女回来,说是被她所救。此时,农女怀有三个月身孕。为了感念恩人,也为了恩人的孩子成为嫡子,顾兮薇自请为妾。心甘情愿的花光万贯陪嫁,为陆启元打理侯府。为了培养农女生下来的嫡子,她用尽娘家的资源人脉。将原本衰败的侯府恢复鼎盛。操劳多年,她终于顶不住,早早亡故。临死之前,她得知真相。这一切都是陆启元的算计,土匪是他请的,农女是他相恋多年的表妹,他们一家都趴在她身上吸血。愤恨至极,顾兮薇吐血而亡。再一睁眼,她重生了,重生在她被土匪凌辱后被陆家人救回来的时候。这一次,她要让害她的人血债血偿!...

军嫂又娇又勇,军官老公用命宠

军嫂又娇又勇,军官老公用命宠

军嫂又娇又勇,军官老公用命宠讲述了姜灵和谢景临的故事。姜灵,一位能干的女主角,穿越到一个年代文中成为了病弱的女配角。面临后妈和亲爹的逼迫,她机智地搬空全家,迅下乡。在红星大队,她遇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知青,引了村里人的议论。此时,村里最杰出的军官谢景临返乡,他母亲叮嘱他留意新来的知青,认为其中一个看起来有福气,适合当老婆。然而,在谢景临目睹姜灵三拳打死一头野猪后,他的心跳加,意识到姜灵才是真正有福气的人。最终,姜灵与谢景临走到一起,打破了人们的谣言和误解,展现出她的真实魅力和价值。...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